類風濕是免疫系統疾病,其發病原因尚不明確,一般認為與遺傳、環境、感染等因素有密切關系。
1、遺傳因素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1級親屬中患病的風險較普通人群高1.5倍。孿生子研究結果顯示,與類風濕關節炎相關的各種因素中,遺傳因素占50%~60%。與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相關的易感基因包括HLA-DR、PADI4和PTPN22等。
2、感染因素
某些病毒和細菌感染可能作為始動因子,啟動攜帶易感基因的個體發生免疫反應,進而導致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與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相關的病原體包括EB病毒、細小病毒B19、流感病毒及結核分枝桿菌等。
3、性激素
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率男女之比為1∶2~4,提示性激素可能參與發病。另外,女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懷孕期內病情可減輕,分娩后1~3個月易復發,提示孕激素水平下降或雌-孕激素失調可能與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有關。
4、其他因素
吸煙、寒冷、外傷及精神刺激等因素可能與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生有關。
中醫認為類風濕是風寒濕熱侵入到體內破壞了免疫系統,造成免疫系統紊亂,從而導致痹病的發生。
目前中醫治療類風濕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有著療效好、安全、副作用小的特點,因此許多患者都選擇中醫療法。
但一般的中醫療法對于類風濕和強直的治療原理是通經活絡,用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的藥物治療經絡痹阻等證。這是一種比較傳統的治療方式。胡澤民先生曾患嚴重的類風濕關節炎,甚至癱瘓在床四年,采用多種傳統中醫療法毫無作用,所以深知治療原理與病理不符的害處。類風濕和強直均屬于免疫類疾病,胡澤民先生所創“中醫營養免疫療法”的獨特之處在于針對類風濕和強直的病理根源,調整病人的免疫系統以達到平衡,實現理想的治療效果。本療法在中國、美國、新加坡等地推廣多年,深得廣大患者信賴。
類風濕的病因相對比較復雜,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于內容,請點擊下方的“在線服務”
用膏藥能緩解風濕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