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簡介
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不死的癌癥,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病因未明的能引起肢體嚴重畸形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并引起劇烈疼痛。
本病發病高峰年齡是20歲~45歲,多見于女性,男女之比約為1∶3。據文獻報道類風濕發病率,牙買加黑人是10.25%;在美國白種人為0.5%~1%,而在美國的印第安人占5.3%;歐洲人占0.6%~1.9%;在日本為0.3%~0.6%;在我國初步調查為0.32%~0.4%,按此數字估計我國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400萬左右。
本病是一種炎癥性、進行性、對稱性和破壞性的關節性疾病,以關節晨僵、疼痛腫脹及功能障礙為本病主要臨床表現。輕者影響關節功能,重者造成殘疾,極少數嚴重者可因頸椎破壞而致高位截癱或因重要臟器血管受累而危及生命。
祖國醫學將其歸屬于“痹證”范疇,而本病病程長,病情頑纏,不少學者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更接近于《金匱要略》之“歷節病”,或稱“頑痹”、“尪痹”,以區別于其它的痹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