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因子,實際上是血清中的一種免疫球蛋白,因于二十世紀 40年代初發現時,主要見于類風濕關節炎病人,至今仍一直沿用這一名稱。現在已經知道,類風濕因子是人體產生的一種針對體內變性免疫球蛋白(IgG)的一種抗體。
80%左右的類風濕關節炎病人血清中出現類風濕因子,因此臨床上常對關節炎患者進行此項檢查,將它作為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條件之一,并用于和其它原因的關節炎進行鑒別。
類風濕因子的活性與其構成成分的三種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有關,結合點均在變性IgG的重鏈FC段上。類風濕因子無種族特異性。由于IgM型類風濕因子具有高凝集特點,易于測定,故標準試驗主要是測定IgM型的類風濕因子。
另外,類風濕因子陽性還可見于極少部分正常人和部分老年人。因此類風濕因子陽性不一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還需結合臨床。用現代方法檢查類風濕因子,約20%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類風濕因子陰性,類風濕因子的出現最快需在類風濕發病后3周,所以類風濕因子陰性也不能認為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