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因子是一種抗人或動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決定簇的抗體,是以變性IgG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主要為IgM類自身抗體,但也有IgG類、IgA類、IgD類和IgE類。類風濕因子實驗室檢查正常值為0~20IU/ml,類風濕因子升高的具體意義,應該由醫生綜合患者化驗指標、臨床癥狀和體征來進行判斷。
類風濕因子對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分型和療效觀察有重要意義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類風濕因子越高,提示關節變形和骨破壞的概率越大。部分病人經過規范治療病情改善后,類風濕因子可有一定程度下降甚至轉陰。但也有一部分病人即使已經達到臨床緩解,其類風濕因子仍穩定于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在臨床上往往也發現一些人的類風濕因子是升高的,但是沒有類風濕關節炎的表現。在正常的老年人里邊,有5%的人會出現類風濕因子的升高。有肺結核、肺間質纖維化、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和肝臟受損的病人,類風濕因子都可能升高。有些病人得了干燥綜合征或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因子也會升高。
類風濕因子是一個抗體,風濕免疫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自身的抗體。在狼瘡病人和干燥綜合征病人身上,也會出現類風濕因子陽性。所以類風濕因子的升高不僅僅預示著類風濕關節炎,還要考慮有沒有其它的結締組織病,比如狼瘡、干燥綜合征,有沒有肝臟的損傷、肺的損傷,病人是不是老年人,綜合的進行評估才是最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