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以為“風濕”和“類風濕”一樣的病,在按照風濕的治療方式治療類風濕之后,不僅沒有效果,還耽誤了病情。雖說這兩者就差一個字,看著差不多,經常被混為一談,但其實是兩種不同的疾病,治療的難度也差很多。今天,胡澤民
類風濕醫院就給大家講講“風濕”和“類風濕”的一些區別。
風濕
初發年齡一般在9-17歲左右,男女比例相當。發病原因主要是細菌(鏈球菌為主)感染而引起的機體免疫反應。常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為主要表現,病變局部紅腫熱痛,出現大關節游走性腫痛,一般以膝和踝關節最為常見,其次為肘、肩關節。急性炎癥一般會在2-4周內自行消退,不會留下后遺癥,但是經常反復發作。如果風濕活動影響到了心臟,則有可能會發生心肌炎。其治療的關鍵是消除細菌感染,緩解關節疼痛。
類風濕
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疾病高發年齡為35~55歲,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3倍。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機體免疫系統敵我不分,將自身健康組織當成敵人進行攻擊而引發的炎癥出現。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好發于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若不正規治療,晚期可出現關節畸形,并伴有骨骼肌的萎縮,還可能出現心、肺、腎、周圍神經及眼的病變。其治療關鍵主要是防止關節破壞,保護關節功能,避免致殘,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就是調免疫保關節抗復發的康復體系。
可見“風濕”與“類風濕”雖然只差一個字,都有關節疼痛癥狀,但并不是同一種病。胡澤民
類風濕醫院在此提醒各位病友:不管是患了“風濕”還是“類風濕”,請一定要及早地接受規范化專科治療,才不會貽誤病情、被病魔吞噬。